建設智慧軍營平臺
一、建設背景
伴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的不斷發展運用,軍營作為特殊的集體,更應緊跟發展腳步,開啟了由“新型軍營”向“智慧軍營”進軍的大幕,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技術正式成為軍營轉型建設的新引擎,讓大家深切感受到大數據等技術在作戰思想、管理理念、工作方式等領域運用的緊迫性。“智慧軍營”作為大數據技術在軍隊單位的典型應用,怎么建、建什么,成為了困擾許多單位首長機關的難題。
二、什么是“智慧軍營”?
“智慧軍營”是充分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北斗系統、高速網絡、高性能信息處理和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對部隊戰備工作、軍事訓練、政治工作、后勤保障、日常辦公、營區安全、文化宣傳等軍事實踐活動,進行數字化采集、網絡傳輸、智能化分析、可視化呈現、高效化決策的綜合軍事管理信息系統。
三、如何建設“智慧軍營”
軍隊“以戰領建、平戰一體”的建設特點,要求“智慧軍營”建設必須立足“四個定位”、突出“六化”目標。
1、四個定位
核心定位“建為戰”,即智慧軍營建設應堅持平時建設與打仗準備的一致性,圍繞戰備訓練這個中心提報開發需求、設計系統框架、細化功能設置,確保智慧軍營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向真打的準備聚攏,向打贏的目標奮斗。
對象定位軍旅營,即智慧軍營建設必須順應改革要求,針對軍旅營體制下“小機關帶大部隊”的新特點,研發更加靈活的指揮方式、更加便捷的業務流程、更加有力的保障體系,有效緩和“人少事多”的工作矛盾。
功能定位“平戰一體”,即智慧軍營相關功能模塊要能夠與應急戰備需求相匹配,相關數據結構能夠與作戰指揮平臺相兼容,相關操作習慣能夠與作戰指揮流程相適應。
拓展定位“綜合集成”,建設需建設統一標準的數據中心,實現各部門數據資源的共享和系統的兼容,防止各自為政,出現各種獨立不兼容的“煙囪”現象。
2、“六化”目標
實戰化:符合突出戰備、平戰一體、數據支撐要求。
標準化:建立統一的數據格式、接口標準、保密機制、終端配置、日常運維機制。
智能化:具備自動采集、智能分析、迅捷處理的能力。
模塊化:能實現單模塊獨立運行、多模塊自由組合、新模塊按需接入、老模式換代升級。
便捷化:能實現數據采集、傳送、管理、壽命周期自動流轉,全程無需人工介入。
可靠化:硬件全部采用國產自主研發的設備,系統落實登記保護、安全測評、應急管理等制度,數據采用容災備份、流動追溯、加密認證等安全技術,確保系統安全穩定可靠。
四、建設重點
重點建好“一庫一平臺六系統”。
“一庫”指涵蓋部隊日常各項工作的統一綜合數據庫。
“一平臺”是指面向首長、機關參謀、營連主官和廣大官兵,按級別授權、憑密碼登錄、開展業務、查閱動態、輔助決策等統一軟件平臺。
“六系統”指按照部隊各部門業務,區分為智慧備戰、智慧訓練、智慧管理、智慧政工、智慧廉政、智慧保障六大子系統。
1、智慧訓練細分為訓練計劃、訓練檔案、訓練檢查、訓練資源、訓練考核子系統。
2、智慧管理主要針對“人、車、槍、彈、密”重要目標等管理要素,分別設置相關管理子系統,以機關辦公業務子系統為平臺統一整合,形成單位管理綜合態勢。
3、智慧政工細分為人力資源、組織建設、政治教育、政治工作等子系統。
4、智慧保障細分為財務管理、軍需油料、武器裝備、衛勤管理、營房管理等子系統。這些子系統又可以進一步細化為智慧訓練場、營區智能監控、公共設施智能管理、電子巡更等近百個業務模塊,基本涵蓋了部隊的方方面面。
5、智慧廉政細分為事務公開、廉政教育、民主監督等子系統。
6、智慧戰備細分為戰備值班、戰備方案、戰備演練、戰備教育、戰備資源等子系統。
五、總結
本公司助力打造全域感知的智慧軍營。深度融合信息資源,突出智能感知、智能識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等技術在安全管理、戰備工作、軍事訓練、政治教育和綜合保障中的應用。建立集融合應用、信息支撐、全域感知于一體的智慧軍營信息系統,通過對營區狀態感知、行為感知、數據感知,推動軍隊變革,讓營區智慧化、信息化、可視化建設向更高層次發展。
返回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