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軍營綜合運維管理系統
一、建設背景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興起與應用,IT運維管理成為保障業務不間斷運行的重中之重。面對各級營區成千的節點,為確保系統穩定及業務連續性,需要對每個節點的狀態、性能進行實時監控,實時預警。又加上各單位運維人員信息化水平參差不齊,各單位營區較為分散,如設備出現故障,不能及時現場排查處理,因此部隊營區亟需一套專業高效的IT綜合運維管理系統。
智慧軍營綜合運維管理系統是新一代綜合運維管理平臺,實現一個平臺,管理所有IT資源。面向業務、面向管理者,通過對所有IT資源的綜合監控,實現營區一張圖可視化運維管理。
二、建設內容
新一代智慧軍營綜合運維管理系統分為資源層、數據采集層、數據處理層、邏輯層和展示層五個層級,構建統一的智慧IT運維管理體系。
1. 網絡拓撲管理
自動生成網絡拓撲,實時掌握網絡設備的運行狀態和鏈路的連通情況,提供豐富圖形化視圖,包括位置分布拓撲視圖、分級管理拓撲視圖、邏輯管理域拓撲視圖等。可通過拓撲自動布局,一鍵調整拓撲圖的展現形態,如樹形、星形、單圓形等。
2. 業務健康雷達
呈現業務系統的健康水平分布,與IT健康指數功能聯動,快速定位導致IT健康指數波動的原因。
3. 業務應用分析
構建業務應用分析模型,對各業務系統進行橫向對比分析,包括健康度、繁忙度、可用性、宕機次數、宕機時長等,準確衡量業務系統的健康水平差異。
4. 業務拓撲
呈現業務系統與部門、IT資源及關鍵指標的關聯關系,支持業務拓撲編輯、關鍵指標標注。通過影響傳遞,準確反映IT異常對業務、用戶造成的影響和威脅。支持業務告警診斷。
5. 告警關聯分析
自動顯示告警設備與其他的關聯關系、業務關系和網絡關系,提取相關聯資源的告警信息,以及告警同時的指標數值。便于進行相關性診斷。
6. 業務服務一覽
圖形化呈現用戶、業務和應用系統的相互關聯關系,一方面掌握應用系統的異常對業務、用戶的影響和威脅,另一方面實現IT與業務交互,將IT對業務的支撐價值完整體現。
三、系統優勢
1. 強化主動監控,實現集中管理:
根本上改變以往管理工作只能依靠技術人員憑經驗去操作,問題出現后緊急救火,甚至于面對系統無能為力的被動局面。
2. 整合管理流程,提高了維護效率:
建立和規范運行維護流程,建立系統故障處理的工作流,減少出錯,不斷跟蹤流程和充實維護知識經驗,提高運行維護的效率。
3. 綜合管理信息,為決策提供依據:
通過各類性能分析報表、資源統計報表和運維分析報表,為領導提供更全面,更直接的管理信息,為系統升級、改造、擴容提供科學依據。
四、總結
智慧軍營綜合運維管理系統的建設圍繞著統一數據采集、數據統一處理、統一服務流程、統一資源管理、統一知識庫、統一運行展現、統一訪問門戶、統一報表分析,為全國部隊打造一體化的運維管理平臺,來解決全國部隊IT監控需求、IT運維需求和管理決策需求。建立以事件管理為中心,通過網絡及系統監控采集實時運行性能指標、故障情況,實現對網絡及系統的運行狀況、故障情況的全面實時監控,及時發現問題并自動定位、診斷。
借助網絡監測與運維管理系統,可以大幅度地降低運行維護工作量,實現系統運行維護的自動化與規范化。通過運維管理流程的建設,規范化日常運維管理工作,使得科技信息管理部門日常運維工作規范化、透明化、流程化、制度化和可控化,以管理為抓手,促進日常運維工作效率和水平的不斷提升,最終使整體信息化環境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
返回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