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軍營物資倉儲可視化系統
一、建設背景
全軍后勤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上指出扭住現代軍事物流體系和軍隊現代資產管理體系建設不放松,加緊破解后勤保障短板弱項,奮力建設強大的現代化后勤。傳統倉庫管理,一般依賴于一個非自動化、以紙張文件為基礎的系統來記錄、追蹤進出的貨物,完全由人工實施倉儲的管理,因此倉庫管理的效率極其低下。
現代戰爭對軍用物資供給的依賴性逐步增強,只有不斷提高倉儲作業效率,改善倉儲作業條件,提高倉儲資源利用率,才能適應現代戰爭的發展要求。而隨著物品種類增多,軍營倉庫覆蓋面積變大,使得倉庫吞吐的物品越來越多,操作越來越復雜,倉儲的周期越來越短,而復雜化的流程對倉儲物流的時間價值和空間價值要求越來越高。
二、建設內容
1. 物資出入庫
利用RFID技術,系統自動對出入庫物資信息進行識別判斷,從而提高物資出入庫效率,避免手工操作誤差,方便管理人員對庫房的管理。
2. 物資標簽
將有源標簽與物資進行綁定,可隨時查看物資狀態,每一種類別都有的標簽,它具有一目了然、管理方便的特點。
3. 物資盤點
管理人員可以根據工作需求,使用手持設備或在系統中手動進行物資盤點,并對盤點結果進行實時更新,并形成統計報表。
4. 維修保養
根據貨品存儲需要,對貨品進行維修保養處理,系統對貨品的維修保養出入庫信息進行記錄。
5. 自動報警
當出庫單任務未下達時,通道門自動掃描識別到貨品RFID電子標簽,系統自動判別此次出入庫異常并自動發出警報,提醒相關人員及時處理。
6. 查詢統計
查詢貨品出入庫記錄、庫存信息查詢、庫存盤點查詢、庫存警戒查詢、維修保養查詢、報警信息查詢等眾多查詢功能,可以滿足用戶在系統使用過程中對查詢功能的要求。
7. 視頻聯動
可視化圖形界面可以聯動視頻。
8.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是對在倉儲作業中的操作員、人員、倉儲、貨品檔案、參數設置、登錄密碼等進行綜合管理。
三、系統特點
1. 定制化物料資產電子標簽
針對不同類型的物料資產可定制不同類型的無源標簽或標準條碼,“一碼一物,一碼一標”,實現物料資產在屬性、形態及不同使用場景下多元化的物料管控解決方案,物資管控更精細。
2. 身份化物資信息,自主可控
通常情況下物資信息(如無源RFID、條形碼、二維碼)允許被近場感知或掃描識別,采用自主可控加密算法可以實現物料資產標識的加密、解密,防止標簽被偽造、信息被截取,物資管控更安全。
3. 批量物資全過程電子化流轉
針對批量式物料資產,可避免傳統粗獷式的清點和人工登記盤點工作,可以實現物料資產入庫、出庫、盤庫的全過程電子化認證流轉和自動化記錄,物資管控更高效。
4. 賬面物資不再閑置
傳統物資管理缺少有效的盤點手段,僅以人工方式進行清點,閑置物資易遺失,往往到了需使用時才能發現,物資信息電子化讓倉管更快更準的發現閑置的物資,物資管控更透明。
四、建設意義
通過基于物聯感知及數據融合驅動的物資倉儲可視化集成管理手段(,實現倉儲物資“四化”管控:
1. 標準化,對倉儲管理各崗位標準、快速準確作業,對物資條目化單據條碼化;
2. 可視化,“一張圖”實時、透明、精確呈現物資數質量、儲存位置和儲存狀態的現場管理方式,充分調配倉儲資源;
3. 無紙化,平臺信息流和業務流保持數據貫通,作業指令可準確、快速下達;
4. 智能化,可對多維信息和海量數據進行關聯和分析,精益、聯動管理各環節。
五、總結
智慧軍營物資倉儲可視化系統是在后勤物資保障領域,將物聯網和近場感知技術應用于倉儲管理,使用主動和被動射頻識別標簽或標準化條碼,以實時、精準跟蹤監控在倉儲節點內部及主要樞紐節點之間運輸的物資補給、設備和裝備,統一整合訂單、調撥、配發、庫存、運輸、配送等事務過程信息及物資單元的時空定位數據,并將補給鏈可見性擴展到終端用戶,數智化助力后勤保障模式從儲備式后勤向配送式后勤轉變。
返回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