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軍營指揮救援系統
一、建設背景
隨著軍隊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深入,如何依靠各種先進的技術手段,尤其是運用信息技術的最新成果,來進一步提高通信保障和再生能力,是擺在軍隊各級通信部門領導面前的當務之急。營區對命令下達和內部通訊要求非常嚴格,并且要求具有高度保密性。伴隨著當代社會科學技術和軍事技術不斷發展創新,我國軍隊在輔助決策系統的建設上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在數據的處理分析和采集傳輸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天的進步。
二、建設內容
在突發事件的處理中,大部分應急工作都需要建立在空間數據和具體對象空間數據之上,同時需要具體對象的屬性數據。利用二三維、三維實景地理信息平臺,可實現應急突發事件事發地點、資源的快速準確定位,現場及周邊環境,現場實景真實展現,為應急指揮決策人員快速掌握突發事件情況,了解周圍環境狀況,預測事件的發展趨勢,評估事件影響,調配應急資源,采取處置措施等提供基礎的信息支持,同時基于二三維地理信息、三維實景進行應急培訓演練,可增強培訓演練的真實感,提高培訓演練的效率和效果。
系統可基于WEB方式實現空間數據可視化、應急基礎數據的可視化表現,直觀地反映了突發事件周邊的地形地貌、保護目標和危險源以及救援隊伍的分布,便于領導在應急中掌握事發態勢,優化資源配置,制定救援方案。包括空間輔助決策、空間可視化、地圖管理、突發事件定位、周邊分析、應急資源分布、信息展示、視頻源接入、單兵定位等功能模塊。
1. 空間輔助決策。通過三維地圖提供數據支持,為領導提供決策輔助。
2. 空間可視化。結合GIS地圖、BIM模型和物品模型,通過3D展示技術實現營區全景展示、營區地理位置、樓房室內布局的3D可視化。
3. 地圖管理。對二、三維地圖進行基本操作,包括縮放、漫游、定位等,顯示對二、三維地圖進行基本操作,包括縮放、漫游、定位等,顯示地圖全景及控制顯示范圍,提供矢量數據、柵格數據、影像數據、建模數據、實景數據等各類空間數據的圖形化顯示。
4. 周邊分析。對周邊環境進行可視化展示及數據分析,包括地形、溫度、濕度等自然環境,人員密集度、樓宇分布等非自然環境。
5. 突發事件定位。通過對接三維地圖,可快速定位突發事件,提高救援速度。當發生突發事件時,會在地圖上進行報警提醒,值班人員會在第一時間鎖定事件位置,進行協調處理。
6. 應急資源分布。實現對應急指揮管理部門、應急隊伍和救援力量、應急物資設備、應急專家、應急通信資源、應急運輸資源、應急醫療資源、應急資金、應急避難場所等資源信息進行管理。
7. 信息展示。通過三維地圖直接展示地理信息、地貌情況等,為領導決策提供輔助支持。
8. 視頻源接入。實現視頻監控資源快速接入整合,支持多個視頻源接入與轉換。
三、建設意義
1. 提高應急管理水平,全面實現應急管理信息化。
2. 應急資源數據庫,服務于應急救援,生產調度。
3. 規范演練指揮流程,簡歷桌面指揮環境,提高救援指揮效率。
4. 建立應急救援資源信息網絡,實現救援信息網絡化。
四、總結
智慧軍營指揮救援系統,聚焦應急指揮救援業務,構建“全域覆蓋,全網融合,通信可達,指揮可視”應急指揮解決方案,突顯“快、清、準”業務價值,從底層終端設備到數據中心云平臺,再到應急業務應用,實現端到端全場景整體方案設計。系統依托通信、遙感、北斗等衛星服務,保障緊急狀態下現場與各級指揮部音視頻通訊、人員及車輛定位、整體評估。打破以往應急指揮各自為政、缺乏協同聯動的弊端,理順應急體制機制,提升應急響應能力,實現突發事件救援應急指揮一體化,最終實現統一指揮和協同作戰。
返回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