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軍營之大數據的應用
一、建設背景
隨著軍隊信息化建設進程的不斷推進,大數據對軍隊信息化發展建設也將產生革命性影響。如何站在戰略的高度審視大數據在推動我軍信息化建設各項工作中的價值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大數據時代的戰場上,數據就是激活體系的血液,數據就是戰斗力。在軍營管理中,要做到軍事信息互聯互通、信息資源深度整合,需要建立可以有效獲取、分類存儲、自動處理和智能識別的營區基礎數據庫。
因此,需要以數據為中心、以搜索分析處理為中樞架構,把大數據分析與應用作為智慧軍營大數據系統建設的重中之重。建立高度智能化的直接用于營區規劃、建設、管理和服務的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和地理信息系統平臺,為營區信息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推進營區的可持續發展。
二、建設內容
大數據時代的戰場上,數據就是激活體系的血液,數據就是戰斗力,大數據對軍隊信息化發展建設也將產生革命性影響。
針對存在的數據采集技術匱乏、數據處理能力薄弱、數據使用乏力等問題,大數據技術開始應用于智慧軍營建設當中,在保證數據可共享的同時,還保證數據的安全性,保證數據在存儲和傳遞過程中不會被破壞、篡改和泄露。以數據為主線,橫向打通各類智能感知設備,實現“一張圖”看透、看全部隊所有信息,為“智慧軍營”各種應用提供源源不斷的信息。
大數據綜合研判流程:通過對基礎、業務、感知、動態數據的獲取,進行數據治理,把獲取的數據建模、清洗取錯、打標簽后規范管理,轉到大數據中心與數據庫各類專題、主題進行匹配,此時的數據可應用于部隊態勢研判、營區管理研判、人員狀態研判、安全隱患研判、安防預警分析,最終,將大數據智能分析研判的結果通過可視化平臺展示。
三、技術應用
戰備工作:圍繞備戰打仗,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實現信息化備戰。
軍事訓練:為提高整體訓練水平,基于視覺識別、模擬仿真、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實現訓練考核自動化管理。
政治教育:通過對人資、組織、政教、保衛等工作的立體式管理,實現人員思想常掌握、政治教育全覆蓋、人才培養見成效和黨建工作更務實。
部隊管理:針對部隊 “ 人、車、槍彈、密、重要目標 ”等管理重點,實現一體化、智能化安全管控。
綜合保障:著眼作戰精準保障、戰備常態保障和官兵生活保障,實現對物資全生命周期管理,對官兵健康實時監護和對營區水電暖的實時管理。
機關辦公:依托云桌面、電子簽章和數據加密技術,實現網絡化辦公,提高辦公的效率和作戰響應能力。
四、建設意義
1.提升戰斗力
大數據讓不同資源找到“互識”的最小標簽,讓不同的作業找到“互認”的動作軌跡。因此,整體戰備、訓練、工作和生活可以極為快速的互通互聯,軍營內的資源利用率和備戰效率得以成倍地提高,大大提升戰斗力。
2.減力增效
大數據供需匹配可以最大限度利用感知設備,減少人力。因此,數字化是可持續發展必由之路。
大數據讓產品和服務更易用、更通“人性”;大數據也輔助人員更好地參與決策,讓組織更具彈性;數字化讓戰備、訓練、工作和生活等可以更好地面向對象,升級服務,提高效率。
3.正規秩序
無論是訓練標準、管理規范還是法規制度, 大數據可以面向全部對象,掌握全維數據,借助智能分析,實現真正的穿透式監管。大數據通過促進軍營主體的合規性,更好地推動軍營管理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五、總結
智慧軍營大數據中心集數據抓取、數據統計、數據預測為一體,對人員數據、監控數據、門禁數據、戰備數據、值崗數據、槍支數據、車輛數據、訓練數據、政治工作進度、軍需保障、辦公數據集中管理調度。
大數據中心內部整合了結構化信息、空間信息、安全信息、通信服務等多種信息形態,按不同的信息性質構建對應的信息服務中心,集成人員、裝備、物資、作風、安防建設,確保營區大數據信息化應用的資源共享。
智慧軍營數據信息建設是一項長期過程,在立足當前,著眼未來,在總體目標和原則指引下,分階段實施,逐步有效推進。其基礎為:設施物品充分感知;信息網絡互聯互通;信息資源深度整合;知識管理普及深入。其關鍵為:推進部隊管理流程的重塑優化,決策運行的智能化、協同化、精準化和高效化;官兵信息、知識獲取利用能力建設普及深化并保持常態化。
返回
下一篇